技術與應用
發布日期:2023-03-02 15:18 瀏覽次數:次
粘結問題是一個很早就引起工程界關注的問題,材料間的良好粘結是保證不同材料共同受力與變形的基本前提.傳統檢測粘結性能的拉拔試驗會對構件造成一定損傷,有時甚至無法進行試驗.超聲波無損檢測 (NDT)為檢測粘結性能帶來了方便,目前,對于數字化超聲波檢測粘結性能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獻[1]采用超聲脈沖回波法對鋁合金材料的粘結性能進行了檢測;文獻[2-3]分別采用對側法討論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和混凝土界面上由于腐蝕引起的粘結缺陷問題,并與腐蝕試驗進行了對比;文獻[4-5]考慮了碳纖維布的層數及與混凝土界面的粘結缺陷對碳纖維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受彎全過程進行了聲學參數分析;文獻[6]根據超聲波在鋼筋中聲學參數的變化對鋼筋與混凝土的脫粘缺陷進行了研究;文獻[7]對受拉作用下鋼筋與混凝土在粘結失效前界面處粘結裂縫的變化對超聲波振幅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文獻[8]利用超聲波多次衰減法研究并檢測了圓筒的筒體與底座粘結強度;文獻[9]對纖維-金屬層板粘接質量進行了非線性超聲評價研究;文獻[10-11]對金屬/ 非金多層粘結結構的粘接質量進行了檢測;文獻[12-13]利用超聲波的聲時、首波幅度、聲速、接收波形及頻率等聲學參量分別研究了混凝土板底面砂漿層的粘結缺陷和鋼管混凝土中混凝土與鋼管膠結不良等缺陷,還確定出了缺陷的大小范圍及嚴重程度;文獻[14]利用首波聲時法和波形識別法檢測了預埋件錨板與混凝土的粘結質量,并建立了缺陷判別方法.HTCM砂漿是一種新型混凝土加固修復材料,與鋼筋之間的粘結缺陷研究相對較少,本文開展了超聲波評估鋼筋與 HTCM 砂漿粘結性能的研究.
1 試驗概況
1.1 試件設計與制作
為了考察不同鋼筋類型和粘結初始空洞缺陷對粘結性能的影響,根據混凝土結構試驗標準附錄中粘結性能試驗方法進行試件設計.本試驗分 A,B 兩組,每組 4 個,共 8 個試件,其中 A,B 分別代表圓鋼HPB235 和螺紋鋼 HRB335.每組中設計 4 個試件,A-1(B-1)代表無缺陷,A-2 (B-2)代表缺陷長度為35 mm,A-3(B-3)代表缺陷長度為 70 mm,A-4(B-4)代表缺陷長度為 105 mm.各試件均由 HTCM砂漿料制作,水灰比 1 ∶ 4,密度 2 000 kg / m3,自然養護 28 d,抗壓強度 62 MPa.試件尺寸150 mm×150 mm×140 mm,所用鋼筋直徑均為12 mm,長400 mm.為了固定鋼筋,使鋼筋位于水泥基材料中心,做成帶孔木板,在澆筑前放進模具的底部,木板厚 10 mm.鋼筋與水泥基材料粘結處的脫離模選用的是多孔軟泡沫,考慮到泡沫的壓縮性,厚度選為 15 mm.制作時采用150 mm×150 mm×150 mm 模具.并對每個試件選擇18 個點進行測試,共 144 個測點.各組試件通過人工干預使粘結性能有所不同.為了考察人工模擬缺陷對材料粘結性能影響,兩組中均保留了完全粘結的試件做對比.最后通過拉拔試驗檢測了試件的力學性能.試驗中所用到的具體試件見圖 1(A、B 代表組號,1、2、3、4 代表該組試件編號,a、b 代表試件的兩個相鄰側面),試件參數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