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壓電陶瓷驅動器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微位移器件,具有體積小、推力大、精度高、位移分辨率高和頻響快等優點,任何壓電陶瓷驅動器的使用都離不開驅動控制電源,驅動電源對壓電陶瓷驅動器的微位移性能影響很大,特別是機構的動態使用特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驅動電源的動態性能,因此,壓電陶瓷驅動電源技術已成為目前壓電陶瓷驅動器應用中的關鍵技術之一。
近年來,隨著各種需求的增加,壓電陶瓷的動態應用越來越廣,對其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頻帶寬度、非線性失真、抗自激能力等動態性能要求很高,目前國內關于壓電陶瓷器件的應用很多限于靜態特性,對于動態掃描有很多困難亟待解決.其中最迫切的就是驅動電源,電源的不成熟嚴重地制約了壓電陶瓷在動態方面的基礎研究與應用。
2 設計壓電陶瓷驅動器電源所面臨的問題
國內壓電陶瓷動態驅動電源的研究起步較晚,而且不夠深入,目前普遍把壓電陶瓷器件視為電容性負載,但實際并非如此。把壓電陶瓷驅動器單純地等效成為電容便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電子器件,而是一個微型的機電轉換裝置,可把電能轉換為機械能,也可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當驅動器采用雙晶片結構時.驅動器內部產生的應變能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由于其是靠逆壓電效應驅動的機械性器件,這導致了兩個后果:在正常工作時。由于壓電陶瓷在電場作用下產生伸縮,因此會導致其電容隨電壓變化而變化,這會使驅動器產生一個充電和放電過程,會對驅動電源產生不良影響;其次,驅動器的電容還會受到驅動頻率的影響,當驅動器本身固有振動頻率同驅動頻率一致或接近時,會產生由于共振引起的容抗大幅下降的現象。這也會影響驅動電源的輸出。
壓電陶瓷驅動器工作時伴有很復雜的過程,電能、電場能、應變能、機械能(用于驅動負載)之間的相互轉換,相互耦合,動態工作時以電容為代表的各參數隨驅動器工作而變化的特性以及同頻率相關的一些特性都給驅動電源的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國內資料對動態電源問題的解決方案很少,只有一些關于RC環節對掃描波形影響的報道,因此.在動態驅動電源方面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
3 驅動電源的設計
3.1 概述
圖1為功率放大器方框圖。本功率放大器采用準互補BTL橋式電路,電路主要由前級放大、功率放大和反饋網絡三部分構成。輸入信號經BTL橋式電路的一端放大后與經另一端經反向后放大的信號在輸出端疊加輸出。該電路的輸出是由兩個放大的信號疊加而成.因此該電路的增益很大,可以獲得高的輸出電壓,但采用這樣的放大方式很容易產生自激現象,特別是在應用于驅動象壓電陶瓷驅動器這樣具有復雜的機電轉換特性的器件,本文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一種有效的解決自激的方案。
3.2 放大電路
前級放大電路如圖2所示。該電路實現對電壓的擴展。T₁、T₂對Z₁、Z₂是射極輸出級,為IC提供士15V的電源電壓.T₁和T₂的另一個作用是對IC輸出級的信號構成共基極放大器。R3和R4分別對IC輸出級的正、負向電流取樣,并激勵T3和T4。T3和T4為共射極輸出電路。R7和R8是反饋電阻。

功率放大電路圖如圖3所示。圖中分立元件電路組成準互補推挽輸出級。T2和T4、T1和T3復合成達林頓組態,T1和T3是NPN與NPN復合成NPN,T2和T4是PNP與NPN復合成PNP,這兩對三極管互補應用,由于不完全對稱,構成準互補狀態。復合后當作一個三端等效器件應用;復合后等效電流增益為兩個三極管的電流增益之積;將特性接近或相同、極性不同(NPN和PNP)的小功率管和特性接近相同的同極性大功率管復合,可得到特性接近的不同極性大功率管。電路中T,和T。的型號
為MJE340,功率為20 w,T3和T4的型號為BUTllA,功率為100 W,這樣復合后便可得到大增益、大功率的復合管。電阻R3和R4分別是T7和T8的集電極反向飽和電流如ICBO(受溫度影響很大,是工作不穩定因素之一)的泄放電路,防止T3和T4在結溫增加時,因ICB0呈指數增加,基極電流為零時的穿透電流ICB0=(1+β)ICB0也會增加,因而會造成T3和T4的熱耗惡性循環,最終造成阻塞。而當R3和R4存在時,由溫度變化引起的電流變化就會通過這兩個電阻泄放出去,起到穩定工作點作用。D1、D2、D3分別為T1、T3、T2提供導通偏壓。R1、R2是限流電阻。R5和R6對建立工作點很有作用,在電路中進行電流負反饋,平衡D1.D2.D3。
3.3 消除自激的措施
一般所選用的運算放大器的幅頻曲線只有一個極點,在純電阻反饋網絡中不會產生自激,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電路本身和所帶負載的特性會促使該曲線產生新的反饋極點而產生自激。
(1)參量引起的自激振蕩
在實際電路中,總有各種分布參量存在,這些分布參量不論是容性還是感性,都會引進附加相移,引起自激。
圖4說明了與輸入有關的寄生電容的性質。放大器輸入總會有幾個皮法的寄生電容Cs.這個電容包括放大器輸入電容和接線電容。當放大器周圍的反饋是阻性的,就會產生反饋極點,極點的頻率是由它的輸入端(一般是反相輸人端)與交流地問的并聯電阻和電容決定的,即
在許多情況下,這一極點的頻率要小于預期閉環增益3 dB頻率要高得多,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反饋極點頻率小于預期的3 dB頻率的6倍,就要在運放的輸出端與輸入端接一只超前補償電容,即圖4中的CF,CF和RF組成的RC電路的時間常數應大于或等于原反饋點時間常數。G的典型值為3~10 pF。除輸入電容外,線路布局、源阻抗等都是不穩定的原因,其原理與前面所述類似,由于本功放不需要很寬的帶寬,將補償電容CF的容量增加9倍就可消除這些分布參量引起的自激。
(2)載電容引起的自激振蕩
這是設計本功率放大器所需解決的核心問題,傳統的解決負載電容的影響的原理如圖5所示。圖5表明了當接上負載電容時.由于實際放大器輸出電阻R0不為零,R0與負載電容CL。組成的阻容網絡將產生新的極點,引起另外的相滯后,極點頻率為
如果FC小于3 dB頻率的6倍,會引起自激振蕩,消除方法如圖6所示。接上補償電容CF和補償電阻R2后,R0、R2、CL。使相位滯后,但CF使相位超前,因此只要選取合適的元件值,使兩種相移作用抵消,便可消除自激。
上述方法適用于無特殊性質的電容,而對于以驅動器的形式出現的壓電陶瓷,由于其在正常工作時,其內部存在電能、電場能、應變能、機械能及復雜的相互轉換,上述方法便不能完全消除由此引起的自激,當用于閉環系統時仍可能產生自激。圖7是在實驗中得到的解決自激的方法,相對于圖6添加了補償電阻R3和R4,補償了自激的反饋極點。盡管這會使功放的能耗增加,效率降低,但由于加驅動器負載時輸出電流僅在幾十毫安左右,因此不會對功放的性能造成太大的影響?傊,為了保證功放的穩定工作,犧牲一些功率是值得的。
4試驗結果
該功率放大器是為壓電掃描驅動器設計的,驅動器是由壓電陶瓷P一14制成的彎曲型懸臂梁驅動器,其工作頻率為100~200 Hz,工作電壓為80~120 V。圖8顯示的是該功放未驅動負載時輸出的三角波波形‘150 Hz.士150 V(峰一峰值)),圖9是由三角波驅動Jz一8型驅動器時的輸出波形(1 50 Hz,士1,SO V(峰一峰值))。圖10是由三角波驅動串聯阻尼電阻的JZ8型驅動器時的輸出波形(150 Hz,士150V(峰-峰值)。
由圖9可以看出,該功放在單獨驅動掃描器時的波形質量很好,只是在圖10中驅動串聯有阻尼電阻的驅動器時,三角波的尖角處有滯后現象,這是RC振蕩效應。這在驅動動態壓電陶瓷器件是不可避免的。由圖中可以看出其驅動電壓的線性范圍已大于90%,已達到實際的要求。
5 結論
本文在實際設計壓電陶瓷驅動器的驅動電源時解決了所遇到的自激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解決驅動這一類壓電陶瓷器件的功率放大器自激的方法,即添加補償電容和補償電阻的方式.這將對壓電陶瓷驅動電源的設計提供了很大的指導意義。
作者:趙建偉,孫徐仁,田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100083)